字词 | 野棉花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棉花根 中药名。 出《滇南本草》。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的根。 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干燥根略呈圆柱状,常扭曲,全长约10~25厘米,直径0.6~2厘米。 产于云南、四川、陕西、甘肃、湖南等地。本品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作白头翁使用。性微温,味苦,有大毒。治疟疾,痢疾,脚气,肠寄生虫病,痈疽肿毒。 《滇南本草》:“下气。杀小儿寸白虫、蛔虫犯胃。”《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内服:煎汤,6~12克;或研末作丸。 外用:捣敷。 疟前服10粒。 ❷ 治痈疽不溃:野棉花根、叶6~9克。水煎服。 ❸ 治脚气病:野棉花根炖猪肉食。 ❺ 治蜈蚣咬伤:野棉花根捣烂敷。 甜酒煮。取汁内服,取渣外包,连用3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