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茅
中药名。 见《庐山中草药》。别名:香茅,香茅草。为禾木科植物橘草Cymbopogon goeringii(Steud.)A.Camus的全草。多年生草本。 根须状。茎高30~90厘米,直立,节上常被白色柔毛。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安徽、江西及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夏、秋两季,于阴天或早上采收。味辛,性温。 平喘,止咳,消炎,止痛,止泻,止血,祛风湿,消肿,助消化,通经络。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跌打损伤,水泻,心胃气痛,腹痛。 内服:煎汤,30~60克。 ❶ 治急、慢性支气管炎:野香茅熏蒸馏液注射(每2毫升含生药4克),每日2次,每次2~4毫升。 ❷ 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野香茅30~60克。水煎服。 ❸ 治心胃气痛:野香茅30~60克。水煎服。 ❹ 治腹痛:野香茅油3~6克。开水冲服。 ❺ 治水泻:野香茅30克,炒米30克。水煎服。 ❻ 治风肿:野香茅250克。煎水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