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
戏曲剧种。 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市。由常州、无锡一带的“东乡小曲”经过曲艺“滩簧”阶段发展而成,其后又陆续吸收了江南民间的“采茶灯”的舞蹈。 辛亥革命前后,搬上舞台。无锡滩簧先进入上海,后常州滩簧也进入上海,在上海逐渐合流而同台演出,所以一度称为“常锡文戏”。 曲调有簧调、老簧调、大陆调、新大陆调、玲玲调、紫竹调、三角板等,大都柔和清快,富有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伴奏乐器有板胡、月琴、琵琶、唢呐、打琴等,演出武打场面时也使用大锣、大鼓、铜钹等京剧的打击乐器。 传统剧目《庵堂相会》、《双推磨》、《秋香送茶》,在音乐和表演上都做了重大改进。现代剧《红色的种子》等有较显著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