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释义】: ❶ 闲习,熟练。 《秦风·驷驖》三章:“游于北园,四马既闲。”朱熹《集传》:“田事已毕,故游于北园。闲,调习也。”《小雅·六月》五章:“四牡既佶,既佶且闲。”郑《笺》:“佶,健壮之貌。”孔《疏》:“所驾四牡之马既正大矣,且须复闲习。”《大雅·卷阿》一章:“君子之马,既闲且驰。”郑《笺》:“闲,习也。”《说文》:“驰,大驱也。”段玉裁注:“较大而疾也。” ❷ 使闲习,引申为训练。《小雅·六月》二章:“比物四骊,闲之维则。”毛《传》:“物,毛物也。则,法也。 言先教战,然后用师。 ”孔《疏》:“比物者,比同力之物。戎车齐力尚强,不取同色。而四骊者虽以齐力为主,亦不厌其同色。 无同色者,乃取异毛耳。闲之,是先闲习,故知先教战而后用师也。 ” ❸ 粗大貌。《商颂·殷武》六章:“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韩诗》说:“闲,大也。谓闲然大也。 ”毛《传》:“梴,长貌。旅,陈也。 寝,路寝也。”郑《笺》:“取松柏易直者断而迁之,正斫于椹上,以为桷与众楹。路寝既成,王居之甚安,谓施政教得其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