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集校】: 洪兴祖: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朱熹: 阳易位,时不当兮。 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汪瑗、毛晋:同朱本。 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 王逸:阴,臣也。 阳,君也。言楚王惑蔽,权臣将代君,与之易位。自伤不遇明时,而当暗世。 洪兴祖: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 当,平声。 朱熹:比而赋也。 谓小人,阳谓君子。 汪瑗:阴阳易位时不当,如春夏行秋冬之令,秋冬行春夏之令,皆是时不当位而变易也。瑗疑此二句又似自从《易·小象》来。大抵此上十句,或以动物,或以植物,或以人事,或以天时,喻君子小人之失常。下言己所以怀信侘傺,而忽乎吾将行以远隐者,爲此故也。 黄文焕:此幽处者所向山中倍悲也。 将罪鸟耶?将罪芳耶?咎在 阳而已,时实爲之,将若之何。 王夫之:君子道消,小人道长。 国祚将倾,时过中矣。 林云铭:《易经》谓阳爲君子, 爲小人,而以内外分泰否。 今旣易位,是不复値泰交之时也。 承上文。 张诗: 阳之位,变易而不当其时矣。 蒋骥:阴阳易位,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也。 胡文英:当,値也。 时不当,自怨生也。小人象阴,宜常处于歉;君子象阳,宜常处于盈。今使小人盈,而君子歉,则阴阳易而失位矣。 岂时之所値如此乎? 刘梦鹏:易位言倒 也。不当,犹云不遇。 陈本礼:阴阳易位,后宫女子执政。 闻一多:当犹遇也。 《思美人》“因飞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当亦训遇。 文怀沙:阴阳易位,月亮和太阳交换了位置。时不当,生活的时代不合适。(《屈原集》注) 高亨:阴是黑暗,比喻奸邪小人。阳是光明,比喻贤人。 两者的位置 弄顚倒了。 姜亮夫:阴阳,周秦以来,古籍中联用之双声对举词,对于事物之属性,爲正反,爲相对,爲相比,或作用相成之一种代词。 爲构成周秦诸子哲学体系中之一种支柱。文学作品中沿用亦至多,而无诸子各家之严肃。 《楚辞》凡六见,分爲五义:一、指宇宙万物生成本德之两极。二、指寒暑。三、指清浊变化而主于生死之气言。四、阴指臣,阳指君言,或阳指君子,阴指小人。 五、阳爲仁,阴爲义。易家多以阴阳配尊、卑,男、女,与一切对举之象,如刚柔、外内、显隐、日月、雹霰、左右、动静、雄雌、春秋、火水、开阖诸端,故君爲阳象,臣爲阴象,君子爲阳,小人爲阴。是阴阳,犹明暗也,以喻君子小人。时不当者,谓己不得其时也。 (《重订屈原赋校注》) 马茂元:阴阳易位,自然界极端混乱的现象,这里用以比喻当时楚国政府的 况。时不当,谓生不逢时,卽《离骚》“哀朕时之不当”的意思。 刘永济:此以时候爲比。以上四比喻,皆忠邪不分, 僞莫辨,用舍顚倒错乱之比。(《屈赋音注详解》) 苏雪林:时不当,言我之所爲与时代相违背。 胡念贻:阴阳,夜晚爲阴,白昼爲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