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指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快速规则的房性异位搏动。 其发生机理为: ❶ 房性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❷ 折返激动; ❸ 触发活动。心电图特征: ❶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快速规则的房性异位P’波; ❷ P’波频率160~250次/min,亦可慢至140次/min; ❸ P’-R间距>0.12秒; ❹ P’-P’间期有等电位线; ❺ QRS波呈室上性,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❻ 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可中止其发作或无效。需与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区别。在房性心动过速中除加速的房性自主心律和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外,多表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由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临床意义和治疗相似,心电图表现亦难于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时。约1/3病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分布以青少年居多。病人多有心悸、胸闷、气促、头昏、头晕、手足麻木等不适。 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常加重,可诱发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等。有脑动脉硬化者可发生晕厥,甚至偏瘫。可病因治疗和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