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隰 【释义】: 低湿之地。 《邶风·简兮》三章:“山有榛,隰有苓。”毛《传》:“下湿曰隰。”孔《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小雅·黍苗》五章:“原隰既平,泉流既清。”郑《笺》:“召伯营谢邑,相其原隰之宜,通其水泉之利。”《尔雅·释地》:“下湿曰隰。”《大雅·公刘》五章:“度其隰原,彻田为粮。”毛《传》:“彻,治也。”孔《疏》:“初来未有宅舍且居其隰原之地。治其豳国之田以为久住之粮。”《周颂·载芟》一章:“千耦其耘,徂隰徂畛。”郑《笺》:“畛,谓旧田有径路者。”孔《疏》:“又二人相对者有千耦之人,其皆耘除此所芟柞草木之根株也,其耘之时,或往之隰,或往之畛。”朱熹《集传》:“耘,去苗间草也。隰为田之处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