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集校】: 洪兴祖: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校语:一作朦朦。斐,一作霏。一云:云衣斐斐而承宇。 斐,音非。 朱熹:同洪本。校语:一无下“濛”字。 一作朦朦。斐,音非,一作霏。 依斐,一作斐斐。 黄省曾:同洪本。校语:一作朦朦。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洪本。校语同黄本。 庄允益:同洪本。 刘师培:《类聚》六十四引同,《初学记》五引“斐”作“霏”。 王泗原:看句法词义,露字衍。 何剑熏:“露”字衍文。第一,下句言“云依斐而承宇”。 上仅一“云”字,比句当与之等对,有“露”字,则不等对矣。第二,“露”不可言“濛濛”,“雾”则可言。 第三,露夜降,此言“晨降”,明爲雾矣。有此三证,故“露”字宜删。 雾虽从地起,亦可言降,今四川犹谓起雾爲“下雾”。 。【集释】: 王逸:言幽居山谷,雾露濛濛而晨来下,浮云依斐承我屋 ,昼夜闇 也。 朱熹:依斐,云皃。 黄寿祺:依斐,形容云朵浓密。 承宇,承接房屋。 王泗原:依霏,叠韵字。 汤炳正:濛濛,雾露迷濛貌。承宇,谓山高云低,云在屋宇之下。 句仿《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