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无人色
【释义】: 主谓 ❶ 指由于极度恐惧惊慌,脸上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血色。 语本《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高和《粉墨春秋》:“海与筱玲红通话的纪录都拿到了手。于是有一天清晨,率领一班帮手,直捣香巢;筱玲红的胆子比大媛还小,吓得面无人色。 ”△多用于形容人恐惧的样子。 ❷ 形容因疾病或饥饿而十分虚弱的样子。宋·朱熹《奏救荒事宜状》:“百万生齿,饥困支离……衣不遮形,面无人色。”→面如土色 惊恐万状 大惊失色 五色无主 面有菜色 面不改色 泰然自若 不动声色 神色自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