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频率抑制现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频率抑制现象 自律性优势控制现象的产生原理实质上是一种频率抑制现象,即高频率起搏点的激动侵入低频率起搏点而抑制了低频率激动的形成,使低频率激动始终不能积聚成熟而发放,故低频率起搏点成为无效起搏点。 换言之,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条件下,潜在起搏点不断地为有效起搏点发出的激动所侵入而发生一系列的节律顺延。 A.1、2、3为窦房结发出激动的自动动作电位,其4相自动除极化坡度大,a-b时间短,较快地上升达到阈电位(b),激起O相除极而自动发出有效激动,或为有效起搏点。 B.虚线为浦氏纤维的自动动作电位,其4相自动除极坡度低,达到阈电位的时间较长(a′-b′时间长),在自动激动的积聚过程中已被窦房结下传的激动所引起的被激动作电位1′、2′、3′所冲消(箭头表示1引起1′)因而不能自动地发出有效激动,成为无效起搏点。 此时浦氏纤维只能形成被激动作电位1′、2′、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