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黑白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黑白:比喻是非、善恶。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清·彭养鸥《黑籍冤魂》七回:“他本是几十年的老烟鬼……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著幕宾胥吏,颠倒黑白。”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端木蕻良《曹雪芹》一三章:“你在尘世,每每以诗作敲门砖,颠倒黑白,全然不顾事实,致使贤奸不辨,害人非浅。” ❷ 作定语。 杨沫《青春之歌》:“校长,您是一向主张公道的,请问您来给我们念这种颠倒黑白的训令是什么意思?” [附条] ❶ “颠倒白黑”。方恬《西汉论》。 ❷ “以白为黑”。《三国志·武帝纪》。 [同义] 颠倒是非 混淆黑白 指鹿为马 [反义] 黑白分明 泾渭分明 是是非非 [辨误] 倒,不读d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