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根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蜀黍根、爪龙(《纲目》),高粱七(《贵州草药》)。 基源 为禾本科高粱属植物高粱的根。 原植物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Holcus bicolor L.,Sorghum vulgare Pers.) 余项参见“高粱”条。。【药性】: 性味 《贵州草药》:“甘,平。” 功效 平喘,利尿,止血。 主治 咳嗽喘满,胃气疼痛,血崩,产后出血。 ❶ 《纲目》:“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治难产。” ❷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安神定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或研末。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小便不通,浮肿气喘:红高粱根60g,萹蓄草30g,灯芯草6g。水煎服。” ❷ 《贵州草药》:“治狂病(精神失常):高粱七30g,石菖蒲、水灯芯各15g,苦竹叶5片。煨水服。” 单方应用 ❶ 《纲目》:“治心气疼痛:高粱根煎汤温服。” ❷ 《纲目》:“治横生难产:高粱根,阴干,烧存性,研末,酒服6g。” ❸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陈高粱根7个,红糖15g。水煎服。” ❹ 《贵州草药》:“治喘咳:高粱七15g,蒸冰糖服。” ❺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四肢无力:高粱根120g,水煎服。” ❻ 《民间方》:“治腹水:取高粱根茎下部(近地面生根部分)煎汤加红糖饮服。” 食疗 《湖南药物志》:“治膝痛,脚跟痛:高粱根7个,煎汤去渣,以汤煮鸭蛋2个,加糖少许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