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靠增加投入和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针对农业基础条件差的情况,1985年总公司提出了建设基本农田的计划。要求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在三四年内,基本农田要占到总耕地的60%—70%。经过各农场积极组织落实,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1)改造盐碱地。农场有1万公顷耕地受盐碱危害。各场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
❶种植绿肥牧草。全系统每年单种面积0.2万公顷左右,复种面积3万公顷上下;
❷开挖排渠,铺设暗管。饮马、黄花、临泽等农场开挖排渠887公里,铺设暗管面积154公顷,使地下水位下降1.5—2米;
❸复平土地。各农场坚持每年冬春时节复平土地在0.67万公顷左右。
(2)加强水利建设。截止1988年衬砌渠道495公里, 打井671眼, 增加了保灌面积。
(3)增加资金投入。1984年以来,共计投入资金5 891万元,占农垦总投资的29.5%。特别是从1988年开始建立了农业基金补偿制,至1992年共提留农业各项建设基金1 970万元, 全部用于农业基本建设。
(4)通过试验示范,引进和推广种植啤酒花、啤酒大麦、水飞蓟等十多个作物新品种,推广了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叶面喷磷、喷施“抗旱剂一号”新型植物激素等农业新技术。几年来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13项,其中有7项获得了省、部级奖励,1项获得了国家丰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