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荆江主泓南移规划
长江荆江河段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北岸的荆江大堤防洪形势险峻。1949年后,虽不断加固,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但严峻局面依然存在。为此,70年代末提出了上荆江主泓南移规划,改造荆江河势,从根本上解决荆江大堤险峻局面。主要目标是使上荆江河道弯段中的两个危险堤段,即盐卡、观音寺河段堤外形成足够宽的滩地,郝穴河段不仅有宽的江滩,且由凹岸变为凸岸。具体做法是:在荆沙市河段,通过城市规划和码头建设,因势利导地使主泓逐步南移,使北岸盐观河段较窄的边滩不断淤宽。郝穴河段是荆江大堤最险的一段,则将该段主泓导至南岸。北岸淤出足够宽的边滩。80年代以后,有关部门对主泓南移的多种实施方案进行了规划研究和模型试验。由于问题复杂,难度较大,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