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废帝342—386
即司马奕,字延龄,河内温县 (今河南温县西) 人,成帝司马衍第二子,母周氏。哀帝司马丕同母弟。一岁时封东海王,公元361年改封琅玡王。365年哀帝死后无嗣,百官奉迎司马奕登基,改年号为太和。365—371年在位,共六年。在位期间,没有多少作为。朝政也掌握在桓温手中。桓温在晋穆帝时任荆州刺史,348年出兵灭蜀。此后多次北伐,期望通过北伐攫取更大的权势。穆帝在位时,桓温进行了两次北伐,攻占了洛阳、但旋即被前燕攻占,北伐的成果付之东流。司马奕即位后,桓温进行了第三次北伐,连战皆捷,但因粮尽退军,被前燕打败。这以后,桓温专擅朝政,曾扶枕叹曰: “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后决心废掉司马奕。但司马奕素来谨慎无过,乃散布谣言,说奕有痿疾,后宫所生男儿可疑。以此为借口,于371年废司马奕,次年降封为海西公,后徙居吴县 (今江苏吴县)。因心情不好,乃杜塞聪明,终日酣畅,耽于内宠。386年,病死。终年四十五岁。葬于吴陵 (今江苏省吴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