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同义】总目录 端午天中节五月节毛豆节
五月节 五月节端午节的俗称。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端阳》:“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 天中节 毛豆节 ☛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正月初日:春节 华节 大年 十二月三十日晚上:除夕 除夜 除日岁夕 岁除 岁夜 年夜 节夜(大节夜) 历尾 正月初一:元旦 节旦 肇旦 初节 年节 端良 大年初一 农历元旦后一、二十天:新春 春节期间:新年新岁 有关年节的:年(~历;~画) 正月十五日晚上:元夕 元夜 灯夜 灯夕 上元(上元节) 元宵(元宵节) 烧灯节 二月十五日:花朝节 扑蝶会 清明节:韆节 鞦韆节 秋千节 踏青节 清明节前一日:寒食(寒食节) 冷节 熟食(熟食日;熟食节) 百六 黄明 五月五日:蒲节 端节 端阳(端阳节)端五 端午 解粽 重五 重午 浴兰节 天中节 五月节 五时节毛豆节 菖蒲节 绿蒲节 浴兰令节 彝族、白族等民族于六月二十四举行的节日:火把节 星回节 七月初七之夕:七夕 灵夕 女儿节 八月十五日:秋节(中秋节) 秋中 月夕八月节 团圆节 九月九日:九(九九;九日;重九) 秋节暮节 重阳节 老年节 黄菊节 黄花节 菊花节 吹花节 茱萸节清秋节 长久日 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素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中元节) 鬼节 ☚ 节日 节令 ☛ 五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津俗,端午节时,家家门楣上挂一缕艾蒿;贴“葫芦万代”、“蝎子、剪刀”剪纸;四五岁以下的儿童穿“五毒衣”、“五毒鞋”,系“老虎褡裢”,其用意皆为驱除邪毒之气,祈福长寿。应节食品是粽子。原名“角黍”,多用糯米制成,间有用黄米包制的,中包红枣或豆馅。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最初人们往江里投掷糯米,以飨亡魂。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用苇叶包好的糯米,煮熟之后,味道更清香可口,于是粽子遂演变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五月节wu yue jieDragon Boat Festiv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