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fújī预先埋伏,待机突然袭击(敌军) △ ~敌军车队。 伏击fújī〈动〉埋伏兵力突然袭击:打伏击│伏击圈。 【同义】突袭│袭击。 伏击;扶乩;扶箕◉ 伏击fújī 动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例〉~战/ 打~/ 途中遭到~/ 埋伏起来准备~巡逻的敌人。 ◉ 扶乩fújī 同“扶箕”。 ◉ 扶箕fú // jī 也作“扶乩”。一种迷信活动,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例〉~请仙/ 荒唐的官府竟用~的办法胡乱处理了李清打死张生一案。 伏击fú jī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1854年12月《遐迩贯珍》第十二号:“该处水浅,巨船难进,其会匪每每沿堤枕炮,伏击官兵。故战船亦不敢深进。近闻官兵深入内地,被其伏击致败。” 袭击 袭击袭(奇袭;攻袭) 掩(掩击) 秘密发兵,袭击远方的敌人:潜师袭远 诱敌而予以袭击:诱击 绕道袭击:绕袭 绕道袭击敌人:抄袭 从侧面袭击:旁击 包抄袭击:钞击 抄击 抄掠袭击:钞突 夜间袭击:夜袭 用飞机、导弹等从空中进行袭击:空袭 伺机袭击:规袭 暗中埋伏乘机袭击:伏击 狙击 侵入并袭击:侵袭 侵击 侵犯袭击:侵轶 驱车侵袭:驱侵 骚乱性袭击:扰袭 游动袭击:游轶 游击 游掠 进攻袭击:进袭 追赶袭击:追袭 阻拦袭击:邀截 用计把敌人引出守地,以便袭击:调虎离山 离山调虎 赚虎离窝 用快速的行动方式去袭击动作迟缓的敌方:以疾掩迟 远道袭击:远袭 迅速赶去远袭:奔袭 驰掩 驰袭 快速奔袭:跳攻 迅猛袭击:究掩 袭击并占领:袭占 袭取 扑取 截击袭取:邀取 (出其不意地攻击:袭击) ☚ 袭击 偷袭 ☛ 伏击亦称“埋伏”。预先将兵力兵器隐蔽配置在敌必经道路的翼侧,待敌进入预定地区, 突然攻歼敌人于运动之中的作战方法。是袭击的一种。在中国历代战争中都广为运用。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1年),孙膑诱伏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兵败身亡。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八路军第115师进行的平型关战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进行的青化砭、羊马河战斗都是伏击战的典型战例。伏击,分待伏和诱伏。待伏,是已掌握敌行动规律或获敌出动的准确情报后,埋伏于敌必经之路,待敌进入伏击圈时,突然攻歼之。诱伏,是在预先选定的地点设伏, 以部分兵力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突然攻歼之,或以“围城打援”办法伏击歼敌。运用伏击战法,要摸清敌人活动规律,选好伏击目标和地区,行动隐蔽,突然攻击,速决歼敌,现代条件下,伏击仍是有效战法。 伏击amb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