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会计准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应遵循的规范。又称会计标准。1973年,由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的16个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陆续公布了1~31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国第1个基本会计准则是1992年11月30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66条。

会计准则

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得到一般公认的会计处理规范。社会主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为正确、及时、完整地向财政、银行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及群众提供所需要的会计资料,在会计处理上就必须遵循一些公认的规范和原则,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可比性。但应指出,会计准则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会计准则

亦称“会计原则”,是从会计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而被公认为公正、妥善而有用的体系化惯例,可以指导企业在进行会计判断时选择正确的会计行为,也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会计准则是公认的,但不具有象法律那样的强制力。会计准则除能指引企业正确选择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面的各种程序和方法外,还可指导企业实现会计制度的现代化和合理化。
各国的会计准则都是在本国社会经济基础上,按照社会需要制订出来的。它并非一成不变,是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和对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变化和充实的。
在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制订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界的意见也有分歧。一般认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单位在会计资料的日常记录、汇集和定期总结、报告中所应遵循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7方面内容,即: (1)真实性; (2)一致性; (3)重要性;(4)全面性;(5)配时性; (6)慎重性;(7)及时性。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

亦称“会计原则”。由习惯和实践经验形成,经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会计管理机构以法规或公告形式规定的、用以规范会计工作的标准。有利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有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等。一般包括会计工作质量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准则。中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部分。基本会计准则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具体会计准则按照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具体规定。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

亦称会计原则。指导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作为会计学特有的概念,于本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会计准则就其内容来说,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既包括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又包括会计处理的方法和程序。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主要是使会计核算单位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向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部门和单位提供准确地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以便于他们做出财务判断和投资决策,同时也为执业会计师审查企业财务报告提供依据。自1993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考虑了我国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我国的国情,又学习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是会计改革的重大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66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及财务报告4个部分。总则主要说明了制定准则的宗旨;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性质,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的关系;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12条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谨慎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及重要性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项。企业会计《准则》对6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了原则规定,旨在为进一步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和标准。为了总括反映会计核算的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各会计要素规定之后,单列财务报告一章,除对财务报告的内容作了原则性规定外,着重规定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企业编报的基本报表。
我国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现金管理   会计科目 ☛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

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

☚ 会计法律   基本会计准则 ☛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

亦称“公认会计原则”。公认的会计处理准绳与规范。是人们在会计工作的长期实践中,针对客观要求,在理论上所作出的概括。其意义在于保证会计所提供信息的正确、合理与有效。会计准则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1973年西方许多国家联合发起组织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并陆续制定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包括对会计的原则性的要求、程序和方法。其主要内容: (1) 科学假定准则。要求会计工作应遵循一定的逻辑性 (参见“会计假定”) : (2) 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一切会计资料与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地反映,不能受当事人和管理当局支使; (3) 一贯性准则。要求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处理与计算方法一致,一般不得任意变更; (4) 费用与收益相配合准则。对一定会计期间应由该期收益补偿的费用,必须与该期收益相配合计算。即在费用与收益方面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处理方法; (5) 重要性准则。对会计资料与信息的处理既要客观、准确,也要注意及时和处理成本的节省。对不重要和不影响财务状况的问题,可从简处理; (6) 稳健性准则。要求尽可能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权益。如存货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者来估价。

☚ 会计职能   会计假定 ☛
000072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3: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