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banxing yichuan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其所控制性状的遗传,简称性连锁。分不完全性连锁和完全性连锁两种类型。前者是,例如在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部分,因此可借互换(参见“互换”条)打破原来的基因连锁关系,而使有关基因成为不完全的性连锁。后者是,例如在X和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部分,由于不能配对而不能互换,因此这部分的那些基因,就会维持原来的连锁关系而表现完全的性连锁。伴性遗传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为了多养母鸡,最好在幼鸡就把公鸡淘汰而保留雌鸡;利用芦花羽毛的伴性遗传即可办到(图596)。只要用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后代孵化的小鸡,凡芦花羽毛的全是雄鸡,非芦花羽毛的全是雌鸡,就可准确区分雌雄小鸡。但反交不能,因为F1,不论雌雄,全为芦花鸡。养蚕业需要雄蚕。因雄蚕不会把养料消耗在产卵上,吃桑叶少,吐丝多,且质量高。利用油蚕(皮肤具有油样纸的透明度)的伴性遗传(与芦花鸡的相同),可达到养雄蚕的目的。正常雌蚕与雄性油蚕杂交,F1中凡是雄蚕全为正常,雌蚕全为油蚕。于是,根据油蚕皮肤就可保留雄蚕,淘汰雌蚕。

某些遗传性状的出现和性别密切相联系,称这种现象为伴性遗传。原因是性染色体除控制生物的性别外,其上面还有许多其他基因,故同时控制着某些遗传性状。如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多在X染色体上),此种疾病的遗传方式即属于伴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均为此种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