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诚借指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 “凡群言发华,而降祝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易·乾》: “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颍达疏: “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则有功业可居。” 孔子在解释九三爻爻辞时说,整顿文教,树立诚信,那么就可以蓄积功业。 修辞立诚语出《周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得真实的意图,不可为虚饰浮文。”宋王禹偁《小畜集·送许制归曹南序》:“士君子修辞立诚,必先之以孝悌,孝悌著而后忠可移矣。” 修辞立诚 ☚ 情见乎辞 大辩如讷 ☛ 修辞立诚xiū cí lì chénɡ❶ 原指君子要注意文化教养,要做到立身诚实。《易·乾·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❷ 后多指文章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思想。 修辞立诚xiūcí-lìchéng〔主谓〕 修饰言词出于诚挚的感情。语出《易经·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章炳麟《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录,则~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 多用于描写撰文不作虚饰浮文,要表现自己的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