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带piāndài❶元代官吏所用的革带。带上缀銙。以銙之质料、花纹辨别等级。《元典章》卷二九:“文武品从服带,俱右经,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俱系红鞓。公服,偏带。”《元史·舆服志一》:“偏带,正从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以花犀。三品、四品以黄金为荔枝。五品以下以乌犀。并八胯,鞓用朱革。” ❷明代舞者之带。《明史·舆服志三》:“引舞二人……各色绢采画直缠,黑角偏带。” ❸戏曲服装的辅助性附件。初始用于京剧的古装衣上。由于是在腰部右侧配饰一条加绣的下垂彩带,故有“偏带”之称。古装衣的色彩,较之传统戏衣单纯,因此须有一些附属配件点缀调剂。偏带在服饰的配穿中,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它与古装衣中的云肩、腰箍、小裙所形成的组合,使古装衣的造型更趋完美。《黛玉葬花》中的黛玉,《西厢记》中的红娘等都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