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缓tínghuǎn〈动〉停建、缓建。 ◇ 必须停缓一批项目,不能只减投资,不下项目。(经济日报.1983.8.22) ◇ 首先要清理今年已经新开工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资金不落实、未按规定审批的项目,要下决心停缓下来。(人民日报.1993.9.20) 停缓tínghuǎn停建缓建。例如:“坚决停缓一批项目,不能只减投资,不下项目。”(《经济日报》1983.8.22) 缓慢 缓慢缓(缓漫;缓暮;缓款;行~;徐缓;滞缓;悠缓;宽缓;辽缓;需缓;赊缓;荼缓;纡缓) 迟(迟慢;迟徐;迟缓;迟滞;迟钝;淹迟;舒迟;疏迟;重迟) 款 迂(迂缓;迂徐;迂迟;迂迴) 谩(谩谩) 徐(徐徐;徐缓;悠徐) 俆 舒 不敏 慢腾悠慢 濡滞 濡迟 稽停 稽顿滞呆 行唐 抽丝(病去如~) 慢悠悠 泄泄沓沓 慢吞吞地:蹊蹭 平和缓慢:静缓 轻而缓慢:轻缓 停滞缓慢:停缓 钝滞 迁延迟缓:迁迟 懒散迟缓:闲缓 迟缓的样子:靡靡 蹇蹇 踏趿 款款 舒徐迟缓的样子:謘謘 困顿迟缓的样子:顿迟 (不迅速,迟缓:缓慢) ☚ 慢 界限 ☛ 停缓tíng huǎn迟滞,迟缓。《隋书·牛弘传》:“弘在吏部,其选举,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虽致~~,所有进用,并多称职。” 停缓 停缓中国古代救荒措施之一,蠲缓的一种。停缓包括停征和缓刑两部分。停征,即停止征调粮款,唐代韩愈最早提出 “遇旱停征”的主张。缓刑,即减轻刑罚,《周礼·地官司徒》所载十二荒政中有“三曰缓刑”,此为史籍的最早记载。以后历朝,遇灾年荒月,皆有对灾民缓刑之例。如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以旱蝗,诏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切勿案,只徒免为庶人” ( 《后汉书·光武帝纪》)。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七月,诏以炎旱历时,嘉苗珍悴,……其所在见囚,死以下,一岁刑以下,各降本罪一等,百鞭以下,悉原免之。” ( 《周书·武帝本纪》) ☚ 薄赋 蠲税 ☛ 000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