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结构double helix structure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二级结构模型。由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两人于1953年提出。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双股右手螺旋;螺旋外侧为脱氧核糖和磷酸,内侧是按A-T、G-C配对的碱基,两条链互补;每个脱氧核苷酸轴向长度为0.34 nm,每1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一个螺圈,螺距为3.4 nm,螺旋直径为2 nm。DNA在不同条件下还可形成其他形式的右手双螺旋结构,甚至形成左手双螺旋结构。核糖核酸(RNA)单链自身回折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与核酸(DNA和RNA)的性质及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对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被认为是核酸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