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五小企业
指地、县乃至社队办的小机械、小煤窑、小化肥、小水泥、小水电、小有色金属等小型工矿企业。这是湖南为发展地方工业,支援农业和“三线”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下,从1970年起,湖南地方工业发展很快。据这一年的统计,全省新建小铁厂24个,增加炼铁能力4.6万吨; 小氮肥厂17个,新增合成氨生产能力5000吨;小水泥厂40个,新增水泥生产能力30万吨; 小煤窑2100多处,新增煤炭开采能力100多万吨; 小有色金属矿131个,新增有色金属矿石开采能力4.6万吨; 小水电站813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6万瓦。由于“五小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调头、取材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各地欢迎,以后每年都有一大批小型工矿企业建成投产。发展地方小型工业,既缓解了发展工农业生产上某些物质供应紧张的矛盾,积累了一部分建设资金,有利于增强湖南的工业基础,又安排了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培养了一批工人,确实好处不少。但是,由于一哄而起,发展过猛过急,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特别是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问题比较严重,不能高效地利用资源,对环境也产生了污染。1973年全省计划工作会议上决定对此进行整顿,促使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