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吹台
位于东南郊3里许。传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曾于此吹奏古乐,故名。西汉梁孝武王刘武曾在此建梁园,亦称梁苑、兔园、菟园,招延宾客,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均曾延居园中,枚乘作有《梁王菟园赋》。后梁开平二年(908)改名讲武台。宋代曾在台上建庙奉祀二姑,古又称二姑台。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庙宇,改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二年(1523)建禹王庙,改名禹王台。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台上有禹王殿五间,殿东西为二配殿,正殿东西各有一圆门,分为二小偏院,东院为三贤祠,祀唐诗人李白、杜甫、高适;西院为水德祠,祀奉秦代以来治水有功者37人。禹王庙大殿琉璃瓦覆盖,巍峨壮观,殿内东壁为“三过其门而不入”、西壁为“庆丰收”大型仿汉画像砖雕,北壁嵌有“岣嵝碑”石刻四幅。殿南为御书楼,两层三间,精巧宏丽,以康熙帝曾赐匾“功存河洛”而得名,楼壁现存有康有为、张凤台等人的诗文石刻,楼南有清代“古吹台”木牌坊。台周有渠水环流,莲池、水榭点缀其间,松柏常青,杨柳依依,四季葱翠,冬日“梁园雪霁”,为汴京八景之一。今已辟为禹王台公园。李白曾来游并作《梁园吟》,杜甫亦有游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