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吹箫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吹箫恨宋词典故·吹箫恨 【出典】 《史记》卷七九《范雎列传》:“范雎曰:‘……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篪)一作‘箫’。” 【释义】 春秋时,伍子胥因父、兄被害,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曾吹箫乞食于吴市。后世常用此典表现逃亡流离之苦。 【例句】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蒋捷《贺新郎·秋晓》3432)这里用伍子胥事自伤亡国流离之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