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呼吸衰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呼吸衰竭一种危急重症。动脉血氧分压小于8 kPa(60 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7 kPa(50mmHg),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类。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心律失常。若单纯PaO2<8 kPa可诊为Ⅰ型呼吸衰竭,如伴PaCO2>6.7 kPa可诊为Ⅱ型呼吸衰竭。当纠正缺氧。可采用鼻导管低浓度(吸入氧浓度小于30%)吸氧,氧流量1~2 L/min。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系由各种原因使氧气进入体内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增多的一种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病因可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与传导系统疾病(脑炎、脑外伤、电击、中毒等)抑制呼吸中枢或使呼吸肌障碍;胸廓病变(严重创伤、血胸、气胸)影响气体交换;呼吸道病变(痉挛、异物阻塞等)引起通气障碍;严重肺部疾病(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广泛肺纤维化等)使氧与二氧化碳在肺表面弥散发生障碍,造成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动静脉分流(如心内、肺内部分分流)导致动脉血氧降低。临床表现可为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存在、亦可以缺氧为主仅有轻度(或无)二氧化碳潴留、亦可只有二氧化碳潴留而没有缺氧表现。呼吸衰竭可有各种表现:神经系统表现,轻度缺氧可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较重者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昏迷乃至抽搐;呼吸系统,轻度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加深、加快、增大换气量,当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高时呼吸减慢或窒息;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上升、严重者出现心室颤动或骤停等;消化系统可有功能低下等表现;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低于6.65KPa(5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大于7.3KPa(55mmHg)。对呼吸衰竭应针对病因治疗、吸氧、纠正酸碱失衡等综合性抢救措施。 呼吸衰竭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二氧化碳潴留(Pa-CO2>50mmHg),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意识障碍、休克等。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后者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严重肺结核等疾患。急性见于溺水、电击等。治疗病因,立即吸痰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强抗菌素药物应用等。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因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缺氧及/或CO2潴留,而引起的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其血气诊断标准是:病人处在海平面(即1个大气压),呼吸室内空气、静息状态下所测得的PaO2<8.0kPa(60mmHg),或伴有PaSO2>6.67kPa (50mmHg),同时排除心脏右到左分流和代谢性碱中毒代偿者。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由于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病变,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缺氧,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者,称为呼吸衰竭。 ☚ 休克 颅内压增高症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肺或肺外疾患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后,如果通过代偿,可使机体在静息状态、呼吸海平面空气的条件下,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正常范围,但在体力劳动或其他原因使呼吸负荷加重时,PaO2就明显降低,同时可能伴有PaCO2明显升高,并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情况,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在静息状态、呼吸海平面空气的条件下,PaO2低于60mmHg(正常为80~100mmHg),同时可能伴有PaCO2超过50mmHg(正常为36~44mmHg),并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情况,称为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不全发生机制 正常人在静息状态,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约为0.75秒。由于呼吸膜很薄,气体容易通过,故只要0.25秒肺泡与毛细血管的血液氧分压就可基本上达到平衡,而使动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达到95%。即使在剧烈运动时,血流加快,与肺泡接触时间缩短到0.34秒,也能使血液充分氧合。如果呼吸膜因广泛纤维化而过度增厚以致通透性降低,则氧的弥散速度就明显变慢,血液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时,就不能从肺泡摄取足够的氧,结果造成肺动-静脉分流样灌注,PaO2和动脉血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降低。特别是在运动时,一方面因为肺的弹性阻力增加,肺泡扩张受限制,不能相应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另一方面还由于血流加快,与肺泡接触的时间缩短,而氧的弥散速度又因呼吸膜通透性降低而变慢,因而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氧合,结果PaO2明显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 )加大。由于二氧化碳在血浆中溶解度约为氧的24倍,所以它的弥散速度比氧快得多,而且混合静脉血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差又比较小,故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静脉血只要与肺泡接触很短的时间 (约0.13秒),就可与PaCO2达到平衡。如果有足够的肺泡通气量,PaCO2又不高,则呼吸膜弥散障碍不至引起PaO2升高。所以弥散障碍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一般只有低氧血症而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不仅与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肺泡通气量和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之间的比例。正常人肺部不同区域通气与血流比值(V/Q)虽有不同,但平均约为0. 8。通气与血流之间的比例失调,将影响气体交换而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可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 通气分布不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可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影响其通气功能;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使部分肺泡暂时失去通气功能或通气减少。由于肺的各部分病变轻重不一,病变较重的部位,肺泡通气量减少,V/Q小于0.8;病变轻或没有病变的部分,往往代偿性通气增加,V/Q大于0.8。流经通气不足部位的静脉血不能充分氧合而掺杂到动脉血内,结果使PaO2降低。 (2) 血流分布不均: 肺循环栓塞、肺小血管收缩或闭塞性动脉炎可致相应部位的肺泡有通气而无血液灌流或灌流减少,产生死腔样通气。 正常人生理性死腔气量(VD)约占潮气量(VT)的30%(VD/VT=0.3)。当血流分布不均,许多肺泡有通气而无血液灌流或灌流减少时,肺泡死腔显著增加,VD/VT可升高到0.6~0.7。在死腔样通气区域,通过的少量血液虽可充分氧合,但此时往往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使肺动脉压升高,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造成肺动静脉解剖学分流增加,或者由于死腔样通气以外区域,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而通气相对不足,结果产生静脉血掺杂,PaO2降低。 换气障碍时血气的变化 弥散障碍和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都可引起静脉血掺杂增加 (正常约占心输出量的2%),这主要是因为: ❶肺泡通气不足,PaO2降低,PaCO2升高,流经这部分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不能充分氧合;或者一些部位血流增加,流速过快,而通气相对不足或呼吸膜增厚,血液来不及氧合,结果形成肺动静脉分流样灌注或称肺动静脉功能性分流。 ❷血液流经没有通气的肺泡壁(如实变、水肿、萎陷),或通过肺动静脉吻合支,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形成肺动静脉解剖学分流或肺动静脉解剖样分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肺小血管收缩和栓塞、肺淤血、水肿、出血、肺不张、透明膜形成等病变,可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引起肺动静脉功能性和解剖学分流,掺杂到动脉的静脉血可达心输出量的50%。这样,PaO2明显降低,A-aDO2增大,由于肺动静脉解剖学分流增加,即使吸入纯氧15~20分钟,也不能把PaO2提高到正常水平(正常人吸入纯氧15~20分钟,PaO2可提高到500mmHg;功能性分流使PaO2降低时,吸入纯氧15~20分钟,PaO2也可明显升高)。 弥散障碍和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一般只有低氧血症,不伴有高碳酸血症。这是因为: ❶二氧化碳弥散速度快,混合静脉血与肺泡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又小(约6mmHg),因而血液与肺泡二氧化碳分压容易取得平衡。氧弥散速度较慢,而且混合静脉血与肺泡和动脉血氧分压差大(约60mmHg),因而血液与肺泡氧分压取得平衡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在弥散障碍和(或)血流加快情况下,血液往往不能充分氧合,而二氧化碳可以排出。由于动静脉氧分压差大,如有较多的静脉血掺杂到动脉内,则PaO2会明显降低。 ❷在生理范围内,血液二氧化碳含量与其分压呈直线关系,尽管病变严重部位通气不足和有动静脉分流,但病变较轻或没有病变的肺泡,可通过代偿性通气增加,使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多,结果PaCO2可不升高,甚至因过度通气,反而引起低碳酸血症。只有当肺的病变很广泛时,代偿功能不足,才会发生高碳酸血症。至于低氧血症之所以发生,与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曲线有关,氧分压为100mm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已达97%。在肺疾患中,虽然病变轻和没有病变的肺泡通气代偿性增加,使氧分压超过100mmHg,但流经这些区域的血液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也不会超过100%,只能增加1~2%的氧含量,故不能补偿因大量的静脉血掺杂(特别是解剖学分流)而引起的低氧血症。 此外,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时可发生酸碱平衡的变化(参见“酸中毒”和“碱中毒”),并可影响心脏功能(参见“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 肺性脑病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肺脏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生理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肺脏呼吸功能是保证静脉血的充分氧合(动脉化)。当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时,说明呼吸功能障碍已达严重程度,是诊断呼吸衰竭的客观标准。呼吸衰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 肺不张 慢性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因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缺氧及/或CO2潴留,而引起的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其血气诊断标准是:病人处在海平面(即1个大气压),呼吸室内空气、静息状态下所测得的PaO2<8.0kPa(60mmHg),或伴有PaCO2>6.67kPa(50mmHg),同时排除心脏右到左分流和代谢性碱中毒代偿者。目前有以下几种分类: ☚ 喉源性呼吸困难 发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