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寺院名。在内蒙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建于清康熙年间 (1662—1722) 清乾隆年间 (1736—1759)。大批回族宫员和伊斯兰教民从新疆迁移到呼和浩特,乾隆皇帝特命扩建清真寺以满足其宗教信仰,安抚民心。以后不断扩建修葺,成为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大寺。寺坐东面西,门额用阿拉伯文雕塑出寺名,周围还雕着各种图案装饰。寺内建有圣殿、讲堂、浴室等,外型为中国传统式建筑,装饰为伊斯兰教传统风格。1933年教徒们揖资重修并增建望月楼一座,平面六角形,高约15米,六角攒尖顶,内有梯道可通楼顶,造型俏丽秀雅。望月楼是教长或阿訇登楼观察新月,以定斋戒起止日期,并向教民宣布,呼唤教民礼拜的地方。寺内保存有阿拉伯文《古兰经》 和其他宗教文献、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