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茎dì xià jīng植物生长在地面以下的茎。1906年《博物学教科书》第一编:“竹根者实则非其真根,乃地下茎也。”1913年《民国新教科书——植物学》第一篇:“此种鳞叶,亦常生于由地下茎(如根茎、块茎、鳞茎之类)发出至地面上之枝芽上。”1926年丁福保译述《食物新本草》第五章:“淀粉除下等隐花植物之二三属外,凡属于植物界之根、地下茎、球根等,皆含蓄甚丰。”1948年10月《医药学》复刊版第二卷第六期:“坚大黄,地下茎垂直,具环纹,根呈圆锥状,肉质;根出叶具柄,叶片暗绿色,肉质,宽卵形,近呈心脏形以至卵形兼心脏形。”◇地茎。 地上茎←→地下茎dì shàng jīng ← → dì xià jīng地上茎:长在地面以上的植物的茎。 地下茎:长在地面以下的植物的茎。 【例】 马铃薯既有地上茎,又有地下茎,它的地下茎肥大,富有营养,可以食用。 地下茎subterranean stem生长于地面以下的茎。其形态和功能多已发生显著变化,外形似根,但仍有节和节间之分,常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无性繁殖能力强,形成多种变态茎,如洋葱、马铃薯、莲的地下茎。 地下茎 地下茎dixiajing植物生长在地下的变态茎的总称。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常有退化的鳞叶,鳞叶的叶腋内有腋芽,以此与根相区别。常见有4种类型:根状茎、如莲、竹的根状茎;,块茎,如马铃薯、菊芋的块茎; 球茎,如荸荠、慈菇的球茎;鳞茎,如洋葱、水仙的鳞茎。 ☚ 地上茎 节 ☛ 0000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