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雜 > 地黄酒 地黄酒 dìhuángjiǔ 以地黄爲主藥浸酒而成,故名。佐藥有大豆、白楊樹皮、生薑等。主治腰痛、腿痛。參閲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 地黄酒《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方。生地黄一斤,大豆(炒令熟)、白杨树皮各半斤,生姜(碎切,炒熟)二两。用绢袋盛诸药,放在瓷瓶中,以清酒一斗密封浸七日,每服一小盏,食前温服。治腰脚疼痛。 地黄酒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组方药物】 生地黄汁200毫升 酒200毫升 桃仁(去皮、尖,另研膏)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先煎地黄汁、酒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每次温服100毫升,不拘时侯。 【适应病证】 跌打损伤。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桃仁地黄酒”(《普济方》卷三百十二)。 地黄酒dì huáng jiǔ方剂名。 ❶《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酒。 【方源】时珍方。 【组成、用法】用生肥地黄绞汁,同麴、米封密器中。春夏三七日,秋冬五七日启之,中有绿汁,真精英也,宜先饮之,乃滤汁藏贮。加牛膝效更速,亦有加鲜药者。 【功用主治】治腹痛,变白发。 ❷《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地黄。 【方源】《千金方》。 【组成、用法】用地黄汁渍曲二升,净秫米二斗,令发,如常酿之。至熟,封七日,取清,常服令相接。未产先一月酿成。夏月不可造。 【功用主治】产后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