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155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战国名家惠施“历物十事”之一。《荀子·不苟》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山渊平,天地比,……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宋林希逸疏:“天虽高,地虽卑,而天气有时下降,则亦为卑矣。故曰:天与地卑。山高于泽,而泽之气,可通于山,则山与泽平矣。”(《庄子口义》)从世界“至大无外”的无限性认为事物之间的属性是相对的,因其所高而高之,则万物莫不高,因此所低而低之,则万物莫不低,故天与地、山与泽之间没有严格的高低之别,揭示了概念的相对性。一说这一命题抹煞了天地之间的上下之别与山泽之间的高低之别,从而具有诡辩性。 ☚ 濠梁之辩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