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津地面沉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津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地表垂向形变现象。天津市区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发现水准点高程逐年减小(沉降)现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逐渐增加,地面沉降也随之加剧。1973年据京津唐地震预报监测密水准测量资料证实,在宝坻以南7300平方公里的广大平原区内,都存在地面沉降,并且形成了天津市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海河下游区5个地面沉降中心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严重的地面沉降已给天津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对国防、人防也相应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和埋下隐患。为了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和实施动态监测,1983年引滦入津通水,实施控沉计划,市区停井637眼,塘沽区停井175眼,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三分之二。1984年,由天津市有关部门组建监测机构,承担观察工作。此后,在1986年至1988年3年中,市政府明令采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封停深井的具体措施,使天津市区由治理前的1985年平均沉降76毫米,减少至1997年的14毫米,减缓82%;塘沽区由1985年的平均沉降值100毫米,减缓到1997年的13毫米,减缓87%;汉沽区由年均沉降82毫米下降到35毫米,减缓57%;大港地区由年均沉降50毫米下降到29毫米,减缓42%;海河下游工业区由年均沉降73毫米下降到41毫米,减缓44%。地面沉降的年均速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控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