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奏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奏札 > 奏狀 奏狀 zòuzhuàng 猶奏疏。宋·孔平仲《孔氏談苑·熙河之師》:“高若訥作中丞,與小黄門同監修祭器,遂同書奏狀,議者非之。“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類》:“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書,曰奏劄,曰奏狀,曰奏議。恐其漏泄,俱封囊以進。” 奏章 奏章本(本章) 章(章书;拜章) 疏(疏封;尺疏;奏疏) 题(题本)表(表章;云表) 奏帖 奏状 奏牍 露奏 露板 露版 ☚ 奏文 公文 ☛ 奏状文书名。凡官司、官员有奏陈、乞请事,经由通进司、银台司投进文字者。奏状须用印,若无官印,得借用非关钱谷刑狱印。状之前及封面贴上黄纸,列出简要的事目。在京师外上奏者,并于状前贴出至京师的里程、申发的日子、时辰。如所奏请事系非进御者,当于申发年月旁贴出“乞降付某省或枢密院”,借印者亦须于此申明。如系奉使在外上奏状,则贴写“臣今见在某处,某月日发向某处。”奏状封面具明官臣姓名及“状谨奏”三字,若实封,即云“谨实封”。实封面不贴黄,除非在外臣僚自有所陈、被旨分析事状,得在实封封面略贴事目;其余自京师外所奏实封,例贴写“系机密”或“系急速”字。所定“奏状”式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