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营亦称姐妹营。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时,拜上帝会众多人都全家参加,为加强部队纪律,保护单身妇女,创立了女营制度,与男营隔离屯驻,故又称“女营”、“女馆”。太平军初期男女分别观念极强,规定王位六家(天、东、西、南、北、翼)外,任何官兵即夫妇同宿,亦犯罪刑。以图杜绝淫乱,专心作战。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方可家人团聚,以安慰全体男女老少。女与男营管制基本相同,军是大单位,上有总制、监军,但不设师帅、旅帅。每军帅管二十五个卒长,每卒长辖四两司马,每两司马管二十五人,共计女兵二千五百人。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共有四十个女军,约十万人。春官又丞相蒙得恩,管全军女营事务。军中女营各尽所能,战时女营每人都是战斗员,参加战斗。 女营 女营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军事编制,是妇女独立的组织形式。太平天国根据“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的指导思想,在《定营规条十要》中规定:“要制男营、女营,不得授受相亲”。金田起义,农民多是举家投奔太平军,为了杜绝男女混杂,保证起义妇女的安全,保持部队的纪律和提高战斗力,而采取了男女分营政策。据张德坚《贼情汇纂》载:“女营前、后、左、右、中各八军,共40军。女营每军帅辖卒长25人,两司马100人,女兵2500人,即男营师帅之制”。女营每军设军帅1人,师帅、旅帅编制都与男军相同,下统卒长,两司马。女营总计40军,由洪宣娇统领,设军帅40人,卒长1000人,两司马4000人,女兵约10万人。女营以广西妇女为主要骨干力量,任务是配合男军作战,从事战事勤务,在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现南京)的军事胜利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营虽是适应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它拆散家庭,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引起太平军将士的强烈不满,1855年太平天国恢复家庭制度,撤销女营。 ☚ 中国妇女运动 女科 ☛ 女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中的妇女组织,1851年金田起义时建立,至打下南京时女营已有40军。其中广西女营肩负作战任务,其他女营则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和后勤工作。1855年1月太平天国恢复家庭制度后撤消女营。女营的存在和斗争实践表明了,近代中国劳动妇女同男子一样具有敢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者压迫的斗争精神,也是她们争取自身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一种表现。 女营亦称“姐妹营”。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时,为加强部队纪律,保护单身妇女,创立了女营制度,与男营隔离屯驻,又称“女馆”。春官又丞相蒙得恩负责管全军女营事务。战时女营每人都是战斗员,参加战斗。参见“女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