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神经症experimental neurosis
以动物或志愿者做被试者,用实验的方法制造的异常反应或行为。20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学派的条件反射研究开创了实验性神经症学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 引起实验性神经症的条件是:(1)弱的条件刺激急剧增强。(2)过分精细和困难的分化。(3)时间过度延迟的条件刺激。(4)痛苦或有害的刺激。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与动物的神经类型有关;产生神经症的机制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发生冲突,失去平衡, 出现位相状态或病理惰性等。甘特(Gantt,W.H.)1932年开始这方面研究,他肯定了巴甫洛夫的实验性神经症学说, 并认为: (1)机体对外界作出反应时,情绪与内脏的反应比肌肉运动反应更快更强烈,消除也较迟。(2)当形成实验性神经症时,即使去除引起神经症的外界原因,其症状作为一种痕迹可长期存在。他的观点对解释心身疾病的某些现象和进行心理治疗有较大影响。马色曼(Masserman,J.H.)1943年起用生物动力学派观点从事研究,他强调各种因素引起的情绪紧张是引起实验性神经症的根本原因。沃尔普(Wolpe,J.) 1967年提出实验性神经症是一种获得性行为,认为用犒赏和条件刺激为主要手段的行为疗法可以治好神经症。以上研究对探讨神经症的产生和防治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