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
位于湖北省西南山区,清江上游,与湖南龙山、桑植县交界。清置县。面积2740平方公里,人口32万,县城珠山镇,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矿资源丰富。农产品有玉米、稻、甘薯、马铃薯。盛产生漆、油桐、油茶、乌桕、棕树及药材,是湖北贝母主要产地之一。茶叶在清代列为贡品,蜜桔发展迅速。“宣恩火腿”驰名。工业有森工、水泥、制茶、药材加工、食品等。七姊妹山有珙桐群落,面积多达3499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山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79)正在实施。境内有施南土司皇城、青铜编钟、金凤冠等名胜和文物。
县名。位于湖北西南部边界地区。五溪之一的酉溪,发源于境内。古属武陵郡地。唐代,隶江南道清江郡,乾元(758—760)时改名施州。宋隶施州清江郡,部分属保顺州。元隶施州,始置施南宜抚使司,属之。清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始置宣恩县,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即施南宣抚使司旧址。隶施南府。今县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境有苗、土家、侗、汉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