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土石堆积得越多,山就越高; 水流进的细流越多,水就越深。比喻人才越多越好,或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三国魏·曹操《短歌行》诗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帮助周武王伐纣。西周初期奴隶主贵族政治家,传说他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以接待来见之士。哺:指口中食物。周公吐哺待士,所以天下人心向往,都来投靠。)赵朴初《片石集·人月圆》:“倾杯吐臆,良朋喜泪,感我衷情。愿君长健,观山观海,不厌高深。”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shān bù yàn ɡāo, shuǐ bù yàn shēn山不满足于它的高,水不满足于它的深。比喻人才越多越好。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shānbùyàn'gāo,shuǐbùyànshēn〔其他〕 厌,满足。比喻接纳人才越多越好。语出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褒义。用于正确的人事制度。 【近义】搜罗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