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借指才识不凡、品质高尚之士。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 先主曰: ‘君与俱来。’ ” 许: 赞同,认可。三国徐庶,元字直,颖川(今河南禹县)人,初与亮为友,从刘备南行,因曹操执其母以要挟,后不得已而归操。徐庶知道诸葛亮身怀韬略,隐居南阳,便向先主刘备举荐。 徐庶三国时谋士。先名福,本单家子,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先归刘备,后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官至右中郎将。魏明帝时病死。 徐庶字元直。先名徐福。颖川许昌 (今河南禹县)人。中平末年,曾为他人报仇,被抓获后为同党解救,于是潜心学习。初平中,与同郡石韬客居荆州。与诸葛亮非常亲密。后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攻荆州,其母为曹操所获。遂辞刘备归于曹操,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明帝时病卒。 徐庶三国时谋士。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为游侠,后始折节读书,与诸葛亮等为友。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曹操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魏明帝时死。 徐庶本名福,字元直。三国魏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好任侠击剑,杀人后浪迹荆州,与诸葛亮友善。归刘备后,力荐诸葛亮。赤壁之战前,其母为曹操所执,被迫归操。终官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死于魏明帝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