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打牲乌拉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打牲乌拉城又称布特哈乌拉城,在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镇。满语“布特哈乌拉”,汉译为江河渔猎之地。清顺治初年,沿用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古城 (今旧街乌拉古城址) 而设。后 “因江水频泛,浸涝房间”,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旧城之东重建新城。这里设置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领有22处采贡山场和64处采珠河口及5处官庄,是专给皇室采捕东珠、蜂蜜、鲟鳇、松子以及人参、貂皮等贡品的特设机构。 打牲乌拉城地名。简称乌拉。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顺治初年设城。城在松花江东。城周15里,4门。内有小城,周2里,东西各1门。中有土台,高8尺,周百步,为清代较早设城之一。旧为乌拉贝勒布占泰所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旧城被水灾,另筹建城。四十五年奉旨移至旧城东高埠向阳地。城周8里,每面2里,各设城门1座。设总管协领等官驻防,居民900余户,隶永吉州。清时城内惟“旗仆占据,不准容留浮民”,城西门外为“商贾集镇”。治内有汉、满两族久居。清末至民国初年,相继迁入蒙古、朝鲜、锡伯、回等民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