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
耳垢,医学上称之为耳耵聍,是位于外耳道里耵聍腺的正常生理分泌物。耳垢经日积月累,当占满整个耳道时,就会阻塞声波,减低听力,甚至形成机械堵塞性耳聋。所以,从医学保健角度看,耳垢需要定期清理。但清理时必须注意:
❶不宜全掏光。掏耳垢时,要适当留一部分。这是因为新分泌的耳垢湿润、粘腻,吸附性能好,能将随气流、声浪而进入外耳道里的微生物灰尘、颗粒等吸附住,从而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另外,占据外耳道部分空间的耳垢块还能缓冲外来的强大声波与气浪,起到保护鼓膜与中耳、内耳免受机械冲击损害的重要作用。
❷不宜乱掏。经常掏耳垢,会使外耳道反复刺激因而引致外耳道炎、湿疹或外耳道疖肿。对过于板结或过大的耳垢若硬掏会造成外耳道粘膜出血与感染。用火柴棍等不适当的工具掏挖常误伤鼓膜,引致穿孔,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与耳鸣。所以掏耳垢应使用恰当器具。市售挖耳小铝勺可以用,但须分外小心。过硬过大的耳垢适宜于用棉签蘸上生理盐水润软后,边旋转边往外拖带,一般都可取出。若比较困难还是去医院请医生处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