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翰1803—1863Samuel George Bonham英国外交官和殖民地行政官。早年曾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供职。1837—1847年任英国海峡殖民地(包括马六甲和槟榔屿)总督。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咸丰四年(1854年)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任职期间,包庇鸦片走私,干涉中国海关,限制华工入港,联合美、法在上海扩占租界,曾多次强求进入广州城,因广州人民的强烈反对,未能得逞。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他曾建议英国政府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他又潜往南京,窥测太平军虚实,并向太平军递交《南京条约》中文本,企图使太平天国承认英国的侵华权益,但遭到严正拒绝。回上海后,向英国政府报告刺探情况,建议采取“中立”政策,相机而动。次年奉调回国。 文翰wén hàn文章翰墨。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一篇》: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 文翰 文翰文词。 ☚ 魇魔惊怖 钤 压 ☛ 文翰 英国人。曾任职东印度公司,后为英国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总督。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中国商务监督,直至1854年(咸丰四年)。其间,怂恿鸦片走私,干涉中国海关,伙同美、法在上海扩占租界。1853年4月曾抵天京(今江苏南京)访问,刺探太平天国内外政策,建议美国保持“中立”,伺机而动。次年回国。 文翰wén hàn指识字撰文等方面的事: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七九·1976)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陸禽部 > 雉 > 鶾1 > 文翰 文翰 wénhàn 通“文鶾”,即鶾。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公文部 > 公文 > 文翰 文翰 wénhàn 公文,信札。《三國志·吳志·孫賁傳》“皆歷列位”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孫惠别傳》:“惠文翰凡數十首。”《梁書·鍾嶸傳》:“衡陽王元簡出守會稽,引爲寧朔記室,專掌文翰。”《新唐書·薛收傳》:“元敬掌文翰,號稱職。” 文翰 文翰即文章,见该条。 ☚ 文辞 文字 ☛ 文章 文章文(文字;文言;文笔;文轴;文论;文翰;文辞;文词) 辞(修辞) 翰(羽翰;毫翰;藻翰;觚翰) 藻咏 属辞 风月 鹿触 兔简 道妙 卷帙 卷秩 笔端 纸笔 龙凤 雕篆 纸墨 笔墨 行墨 楮墨 雅章 沉诗任笔 一尺之笔 另见:作品 文字2 记录2 写作 创作 ☚ 文章 文章各部 ☛ 文翰wén hàn❶文章。《三国志·吴·孙贲传》“皆历列位”裴注:“惠(孙惠)~~凡数十首。” 文翰1803—1863英国外交官、殖民地行政官。一译濮亭。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咸丰四年(1854年),曾先后任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香港总督驻中国公使等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率兵舰进入省河,要求履行耆英两年后入广州城诺言,群众闻讯,纷纷起来反抗,“省河两岸,义勇呼声震天”,他畏惧群众声势,暂时放弃入城念头。此后干涉中国海关,包庇鸦片贩子走私,并在上海与美国、法国联合扩占租界。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他劝太平天国接受《南京条约》,遭拒绝。回上海,将刺探到的情况,报告英国政府。次年回国。 文翰1803~1863英国外交官、殖民地行政官。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咸丰四年(1854年),曾先后任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香港总督、驻中国公使等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率兵舰进入省河,要求省河履行英军两年后入广州城诺言,群众闻讯,纷纷起来反抗, “省河两岸,义勇呼声震天”,他畏惧群众声势,放弃入城念头。此后干涉中国海关,包庇鸦片贩子走私,并在上海与美国、法国联合扩占租界。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他劝太平天国接受《南京条约》,遭拒绝,次年回国。 文翰wen han❶article 文翰wen hanarticl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