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庸 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主要阐述孔子“允执其中”的中庸之道。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把天命与人性以及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作为哲学范畴,使天与人达到合一,宣扬“至诚如神”。而要做到“诚”,又得通过“慎独”的“尊德性”和“学问思辨行”的“道问学”,从而达到“致中和”的最高道德规范。汉儒郑玄作注,唐孔颖达作疏。至宋代,周敦颐首先在《通书》中阐发中庸思想,把“诚”作为“圣人之本”。二程作有《中庸解》(一说是其门人吕大临所作),而朱熹作《中庸章句》,在其序中则把伪《古文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6字作为“孔门传授心法”,把《中庸》抬到超乎所有“前圣之书”的高度。另外有朱熹的学友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