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人进入澳门
明朝末年大批汉人入居澳门的事件。1645年,明政权及南明弘光政权灭亡以后,大批不愿做清王朝顺民的汉民族志士,纷纷远离家乡,飘泊海外。其中,澳门就是他们出海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明清之交,大批汉族人民进入澳门,形成汉人入澳的高潮。1645年,澳门人口约4万余人,其中汉人就有4万,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此等候时机和船只准备出洋的。仅1665年年底,就有大约3000名汉人,包括750多名妇女,乘坐数艘大船前往印尼及印度等地。漂泊到东南亚和南洋的汉人则更多。当时一批汉民族的爱国志士也在这一时期或被迫或无奈而旅居澳门,这里面有著名的诗人屈大均、陈恭尹以及张穆、陶潢等人。澳门在明清之交成为反清复明志士流亡海外的通道及旅居的重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