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遍选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遍选举“限制选举”的对称。简称“普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教育程度等条件限制的选举。起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政治口号。法国1793年雅各宾宪法首次规定取消限制选举,1848年正式采用这种制度,规定凡年满21岁的国民,有6个月住所者,均享有选举权。后各国纷纷效仿。但是,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并未真正实行普遍选举,例如,一直到1964年,美国颁布生效的第24条宪法修正案才取消了选民的人头税及其他税的限制,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选举权法才取消了各州对选民的文字测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均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普遍选举又称“普选”、“普及选权”。“限制选举”的对称。公民的选举权不受财产状况、教育程度、民族、种族、性别等条件限制的选举制度。法国1793年雅各宾宪法首次规定取消选举权的限制,1848年正式采用这种制度,规定凡年满21岁的国民,有6个月住所者,均享有选举权。后为欧美各国相继采用。中国宪法和选举法都明确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普遍选举 普遍选举成年公民普遍具有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权利的选举制度。源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作为反封建的动员口号。其特点是: 除精神病患者和依法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其他成年公民不受任何限制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活动定期举行。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长期对公民的选举资格作了种种限制。在中国,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政治权利。法律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和精神病患者外,不受任何限制地参加选举,体现了选举的普遍性原则。 ☚ 选举诉讼 平等选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