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1478
明朝宗室。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母诚孝皇后张氏。瞻墡仪容庄重,贤德有礼。永乐二十二年 (1424) 封襄王。宣德四年(1429) 就藩长沙。正统元年 (1436) 改封襄阳 (今属湖北)。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因瞻墡在诸王中,辈份最长且贤,众望所归,太后诏命将襄国的金符取入宫,想让他入宫理政。瞻墡不肯,上书太后,请立皇长子,令郕王朱祁钰监国,招募智勇之士援救英宗回国。奏章送到京城,景帝已即位。英宗获释,居南内。瞻墡上奏景帝,应每天省膳问安,朔望日率群臣朝见。英宗复位后,曾猜疑瞻墡,后来在宫中发现了瞻的二个奏章及封在太后屋内的襄国金符。英宗把本章比作周公所写的 《金滕》,召瞻墡入京,设宴宫中,瞻墡奏道: “臣过汴,汴父老遮道,言按察使王概贤,以诬逮诏狱,愿皇上加察。” 英宗马上释放王概,任命为大理寺卿下诏设立襄阳护卫,并为瞻墡营造坟墓 (一般只有皇帝才可预建陵墓)。天顺四年,瞻墡再次入朝,英宗命百官到王府去拜见,并让他到昌平祭扫祖陵,礼遇超过一切藩王。成化十四年 (1478) 死,谥宪。有子祁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