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思维qiúyì sīwéi寻找不同点的思维方式。 求异思维qiúyìsīwéi着重寻找不同点的思维方式。 ◇ 大卫·伯耐特拍的那幅正准备起跳入水的运动员的脚的图片,是“求异思维”与高度美学鉴赏力的完美结合,确实高人一筹!(人民日报.1988.11.29) ◇ 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束缚,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去思考多种答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求异思维。(人民日报.1998.6.17) 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qiuyi siwei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的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或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的特点是开放性,方向不同,结果有异.可概括为: ❶流畅性.心智活动畅通少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是求异思维的量的指标. ❷变通性.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个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约束,能产生新的构想,提出不同的新观念. ❸独特性.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到见解,后两者是求异思维的质的指标. 在数学学习中应注重培养求异思维的四种机智:发散机智、换元机智、转向机智、创优机制,以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习、研究所需要的创造能力. 在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必要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 求同思维 逻辑思维 ☛ 求异思维见“发散性思维”。 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导出不同结论的思维类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部分。求异思维具有求异流畅、灵活、独创的特性,对信息刺激能随机应变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在新闻舆论宣传中运用求异思维,表现为思维线条的扩散辐射,以报道事实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导致对新闻事实的多种分析和评估,更加准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使报道思维宽阔,做到同中求异,比中求新。但求异也有其自身的度,同真理本身不可随意跨前一步一样,把求异绝对化,就必然使思维脱离实际,走入极端。 ☚ 求同思维 批孔 ☛ 求异思维 ☚ 发散思维 再造性思维 ☛ 求异思维 ☚ 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 0000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