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概率论中近似于 的一种概率分布。泊松分布的均值为λ,k为样本数。由法国数学家泊松(S.D.Poisson,1781~1840)首先提出,故名。它大量出现于社会生活和物理现象中。如来到车站的乘客数、放射线照射诱导的突变率、显微镜下落在某视野中的血球或微生物数等,都服从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bosong fenbu设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且 
其中,λ>0为常数,则称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可作为描述大量试验中稀有事件出现频数k的概率分布的数学模型,它是一种重要的概率分布. 对二项分布B (n,p)来说,若n充分大,p相对很小,则 
其中λ=np.因此,当n充分大时,二项分布B(n,p)可近似地看作以λ=np为参数的泊松分布. ☚ 二项分布 超几何分布 ☛ 泊松分布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社会科学、物理学等方面许多随机现象服从泊松分布。例如在长度为t的时间间隔中某电台的电话呼叫次数为k的概率是Pk(t)= e- (k=0,1,…),λ是常数,这就是泊松分布的具体形式。 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是数理统计中属于离散型变量分布,常用来说明随机现象的分布特点。条件是当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很小(P <0.01),而样本含量又很大时,则其二项分布即逐渐逼近泊松分布。其概率函数为:  式中x为随机变量,x=0,1,2,…λ为总体均数,0≤λ<∞,! 为阶乘符号,e为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医学研究中常使用泊松分布来说明某些小概率事件的随机离散特征,如检验某种恶性肿瘤发病有否集聚性,即可采用泊松分布来判断,如判断不符合泊松分布,即证明该肿瘤无集聚性。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亦称“普阿松分布”。统计与概率学中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由法国数学家德尼·泊松于1838年提出。若随机变量 X 只取非负整数值,取k值的概率为P(X=k)= (k=0,1,2,…), 则随机变量X 的分布称为泊松分布,记作P(λ)。泊松分布P (λ)中参数λ既是泊松分布的均值,也是泊松分布的方差。 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利用二项分布时,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即P非常小(在0.1以下),而n较大(在500以上),np在0~10之间)np称为泊松分布的平均值)。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诸如“次品率为1%的产品,每箱装100个时,求一箱中次品为零(或2个的概率”的问题时,使用下面的公式(泊松公式)更为方便。
 式中:f(k)为发生k次事件的概率,λ=np在实用中往往代表一定单位内的缺陷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泊松分布可看做是二项分布的一部分,因为变量k只取正整数和零。纺织品的疵点,电镀表面的麻点等计点数值的概率基本符合泊松分布。 ☚ 净相关 函数相关 ☛ 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亦译“普阿松分布”。离散分布的一种。描述单位时间内随机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由法国数学家泊松(Siméon Denis Poisson, 1781—1840)1838年发表。函数表达式为: P(x=k)= e-λ(k=0, 1, 2…),其中参数λ是单位时间(或单位面积)内随机事件的平均发生率。如某一商场在一定时间内顾客数,公交站台候客人数,机器出现故障数,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等。泊松分布在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自然科学特定问题中都得到重要应用。 ☚ 二项分布 参数估计 ☛ 00003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