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放 狂放古代诗学概念。《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狂放,即相当于狂肆、狂荡,它纵横肆恣,放荡不羁。最早用于评价人物,后又用于评价艺术风格,但常是二者兼之。杜甫称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狂放的诗,表现于内容,它激荡现实,追求自由;它无视“权威”,不守成法,希望冲决人生所有礼教的藩篱牢笼,无所顾忌地放任心中浪漫情感的流淌;它睥睨显达,啸傲权贵,挥斥万物,志向高远。因此,表现于形式,它充满了出奇的想象和惊人的夸张,境界开合多变,气象翻江倒海,充分展现了诗人鲜明而强烈的艺术个性。狂放诗的语言,落笔如疾风骤雨,一气贯注,不拘谨严方正,不尚精雕细刻。其抒情方式痛快淋漓,好似飓风拔树,决不吞吞吐吐,缠绵柔婉。李白的古风诗和歌行体具有狂放的特色,如《将进酒》、《蜀道难》等。狂放,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出言大胆,满纸狂想,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狂言背后的阔大气魄,不难想见。但狂放不是腾云驾雾的颠狂。它是狂中涵真,放而有节,绝不同于疯子的颠语、醉汉的胡话。它有旷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决不是负气的狂歌、幼稚的矫情。狂放与豪放紧密相连,风姿潇洒,无拘无束,傲骨嶙峋,目光高洁。但豪放是昂扬进取,举止雄壮;而狂放则疾视俗世,我行我素,更富斗争的艺术品格。 ☚ 豪放 清雄奔放 ☛ 狂放kuángfàng任性放纵 △ ~不羁。 狂放kuángfàng〈形〉任性,不受羁绊:性格狂放。 【同义】放荡│任性。 【反义】内敛。 狂放kuáng fàng形容词。任性放荡,用于贬义。 【例】 他少年狂放的生活在晚年写《逢杨开府》等诗曾有所回忆。(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 狂放 狂放狂(狂宕;狂獝;发狂) 诞放 酒后态度狂放:酒颠 迂阔狂放:迂狂 轻佻狂放:轻侻 纵恣狂放:酣放 酣荡 欺诈狂放:谲荡 (任性放荡:狂放) ☚ 放荡不羁 放逸 ☛
放荡 放荡宕(宕佚;流宕) 荡(恣荡;沉荡;诞荡;浪荡;淫荡) 浪(孟浪) 泆(泆宕) 流僈 敖游 淫德 淫衍 淫滥 浩唐 悠忽 狂放 说话轻浮放荡:浪声浪气 妇人说话语气轻薄放荡:牝声浪气 放浪,放荡:茫荡 放荡的行为:秽行 怡悦放荡:怡荡 戏谑放荡:谑浪 亲昵放荡:媟狎 轻慢放荡:怠放 懒惰放荡:怠荒 荒怠放荡:荒浪 颓唐放荡:颓放 颓纵 颓废放荡:颓宕 骄矜放荡:矜荡 骄傲放荡:骄宕 骄纵放荡:骄佚 骄淫 强横放荡:豪荡 豪宕 凶恶放荡:凶淫 凶暴放荡:悍诞 放荡不正:邪荡 放荡不端:烂污 放荡不循规矩:跅弛 放荡不守礼法:荡检 放荡无节制:烂(~酒;~赌) 荒唐 荒乱 放荡无行:浪抗 纵情放荡:漫狂 恣纵放荡:纵逸 纵佚 (放纵,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放荡)
另见:放纵 沉迷 作风 轻浮 ︱正派 ☚ 放荡 行为放荡 ☛ 00009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