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畏天知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畏天知命

犹谓顺天命、识时务。见《后汉书·冯异传》 附《与李轶书》:“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

畏天知命

畏天知命

敬畏天意,懂得天命。指识时务,安于现状。知:懂得。

☚ 时来运转   文章憎命 ☛

畏天知命

《辞源》源云:《后汉书·十七·冯异传》与李轶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世于万世也。”
按,此语之源当是:《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周易·系辞上》:“旁行而不疏,乐天知命,故不忧。”《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畏天知命wèi tiān zhī mìng

顺应天命,通达时务。意思是合乎客观发展的规律。《后汉书·冯异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兴废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

畏天知命

冯异曾在王莽的新朝任官。刘秀举起造反的旗帜后,他看到刘秀胸怀大志,言谈举止不是平庸之辈,就投靠了刘秀。
冯异为人谦恭不自夸,走在路上若碰上其他将领,就赶紧让道。做事井然有序,有规章可循,每到一处宿营,诸位将领坐在一起论功行赏,冯异常常独自坐在树下默默地思考问题,将士们都称他为“大树将军”。到攻破邯郸,部队调整,士兵都说愿意效力于“大树将军”。刘秀因此十分看重冯异。
当时更始帝派遣舞阳王李轶等率兵号称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光武任冯异为孟津将军,统率军队驻扎黄河边,与李轶等人对峙。
冯异写信给李轶说:“我听说明镜能够照见人,鉴往事能够知今。过去微子是商纣的庶兄,他离开商投奔了周武王;项伯是项籍的季父,他反叛楚王归附了汉王;周勃因少帝弘不是惠帝的儿子而废掉他,迎立代王为帝;霍光因昌邑王残暴而废掉他,迎立宣帝。这就是顺应天道,看是否符合存亡、兴废的天理,所以能够功成名就,垂名万世。现在即使更始还可以辅助,苟延残喘,然而您与更始的距离较远,独居一隅,怎么能支撑得久呢?现在更始残暴无道,赤眉军兵临城下,王侯大臣居心叵测,朝廷纲纪败坏,四面八方战火纷起,豪杰云集。您若能看清是非成败,赶紧定下归属,功劳可与微子、项伯相比,转危为安、化祸成福,就在此时了。假如等到我军长驱直入,将城池团团围住,那时候,就悔之晚矣!”
李轶接到信,顾虑重重,想当初,自己和刘秀约好一起重兴汉室,彼此亲如兄弟,等到更始帝即位后,却反过来与更始共同陷害他。现在更始是岌岌可危了。可投降刘秀,刘秀会接纳吗?于是李轶给冯异回了信,诉说了内心的不安。
李轶与冯异通信后,不再与冯异交锋,冯异得以连克数座城池。刘秀连连称赞冯异谋略出众,一纸抵万兵。
后来,成语“畏天知命”用来形容敬畏天意,知所顺从。比喻识时务。

畏天知命wèi tiān zhī mìnɡ

敬畏上天,顺从命运。意谓知天命识时务。

畏天知命wèitiān-zhīmìng

〔并列〕 敬畏天意,知所顺从。指知天命,识时务。《后汉书·冯异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睹存亡之符,见废光之丰,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
△ 多用于描写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3: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