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有明确的冷脓肿或窦道形成或有死骨形成的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施术后病灶难以清除、有广泛活动性病变则不可施此种手术。施术前应作好充分准备,术时遵守操作规程,术后加强护理。
病灶清除术
病灶清除术是将患者体内局限性病灶采用相应的方法如刮除、切除等手段加以清除的一种手术。
凡附骨疽有较大的死骨形成; 骨痨流痰病灶较局限或有死骨形成者; 良性或趋于恶性的肿瘤等均可作病灶清除术。施术时,对附骨疽,瘘管形成者,须把主要的瘘管切除,清除病死骨后,其空缺的骨腔,可切取带蒂肌瓣填充; 对骨痨流痰,则清除脓液及病死骨后,其骨腔用别骨来填植; 对骨肿瘤,视其性质,予以刮除,或切除,或病骨段截除,如有骨腔,同时从别处取来骨块填入; 对于四肢的恶性肿瘤,则可施以截肢术。若患者已具该手术指征者,应予以彻底清除,免至复发。
对于感染性骨病的病灶清除,明代杨清叟在《仙传外科集验方》即有记载: “骨而成痈,非药所致,故名附骨疽,又名白虎飞尸,留连周期,展转数岁,冷毒朽骨,出尽自愈……内浅可取,宜以利刀取之。”《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亦载有“以麻药与服,或用刀刮开尖骨”的方法。
对于软组织的局限性病灶,汉代华佗主张“因破取”,予以切除。对于表浅病灶,元代危亦林提倡用灼烙法,直接把病灶烧灼掉。明代申斗垣继承了这手术方法,对于基底细小的病灶,他还主张用药线结扎,使之坏死,自行脱落的方法。